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院長許新宜做客中國經濟網“江水北流3000里—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型報道活動”系列訪談。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影
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5日訊(徐丹洋)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院長許新宜近日在做客中國經濟網“江水北流3000里—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型報道活動”系列訪談時表示,河南在中線工程中占據重要地位,中線工程完工后當地應將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并舉。
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,中線工程規劃的主要供水對象是京津冀,而位于南陽市淅川縣的陶岔渠首是中線工程的“出水口”,掌握著全線的供水。對此,許新宜稱,“水龍頭在河南人手里捏著”。他同時提到,在供水和工程建設方面,河南地區做出了很大貢獻和犧牲。
但國家已經考慮到了調水區域所受到的影響。南陽、十堰都收到了一些國家投入,進行生態文明建設。國家也在考慮一些對口資源,即讓喝上丹江口水庫水的收益地區對調水區域進行一些補償。他認為,河南可以從降低水價入手,思考如何利用中線工程作為灌溉總渠,聯合東部的各個灌溉工程,形成糧食主產區,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。具體來說,水源地淅川需致力于保護水源,這方面還有待研究。十堰、南陽也需要思考如何平衡工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。他建議,河南需考慮各方面因素,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道路。
掃一掃
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