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是生命的源泉,逐水而居是人類的生存本能??v觀全球,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都與河流地理環境密不可分。例如世界上的古巴比倫就是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,古印度起源于印度河及恒河,古埃及起源于尼羅河。而我們中華民族,則是起源于黃河和長江流域。源遠流長的黃河被尊崇為“母親河”和“中華民族的搖籃”,早已成為中華民族、炎黃子孫的共識。
在遠古時代,黃河流域的中游、關中盆地一帶都屬于亞 熱帶,氣候溫和濕潤,雨量充沛,四季分明,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,有利于人的健康長壽。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土壤肥沃,為發展原始農耕提供了的條件。據考古發現,黃河流域具有為數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,由遠及近,系統地展現了我國遠古人類延續發展的漫長過程,清晰地描繪出了人類進化的軌跡,記載著中華民族成長的歷史進程。
例如,距今180萬年前的西侯度猿人(山西芮城),100萬—150萬年前的“藍田人”(陜西),20萬—3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—“大荔人”(陜西),10萬年前的“丁村人”和“許家窯人”(山西),3萬—5萬年的“河套人”等,都是除險在黃河流域之內。上世紀先后發現的以“仰韶文化”為代表的我國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文明的“遺址”,就有100多處,代表新石器晚期的“龍山文化”遺址更是遍布于黃河中下游的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省等。到后來的“大汶口文化”時期,快輪制陶技術已經相當普遍。相傳早的皇帝和炎帝就是這一時期的重要部落首領。以上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了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。
此后,黃河流域又曾長期是我國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要地。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。早在約4000多年前,我國夏朝,就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。從夏王朝建國(公元前21世紀)開始至北宋,歷代朝代大都都在黃河流域建都。我國的七大古都中的安陽、西安、洛陽、開封,均在黃河流域。其中西安建都都歷時長達千年,洛陽建都歷時900多年,開封建都歷時200多年,還有元和西夏等少數民族先后在銀川建都等。社會、經濟、科學、技術、文化、醫學、建筑等等,更是得以突飛發展。此外文學藝術、曲藝雜耍、雕塑繪畫等也都競相爭艷,令人嘆為觀止。
長江位于黃河之南,是中國大河流。據考證,在云南元謀發現的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早的屬于“猿人”階段的人類化石,距今已有170萬年左右的歷史。幾乎和半坡文化同一時期,長江流域也孕育了河姆渡文化。河姆渡遺址的發現,為中國史學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一個依據,那就是中華文明的起源,不僅僅死局限于黃河流域的一個地方,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。南宋以后,長江流域更成為全國經濟。春秋時期的莊周和屈原,他們都是荊楚文化的肥沃培育出來的。莊周的《莊子》和屈原的《離騷》合稱“莊騷”,開創了南方文化浪漫主義的先河,對后世產生了深淵的影響。
掃一掃
掃一掃